渔户寨乡白草洼村:栗蘑大棚满是“科技范儿”
“听说老尹大棚里的仿野生栗蘑出菇啦,长得非常好看,咱们也去看看!”近日,为了欣赏那一簇簇、一团团盛开的栗蘑花,更为了解让栗蘑花如此繁盛高产的管理密码,渔户寨乡白草洼村的村民们纷纷走进尹少同的栗蘑大棚,来一场“家门口”的农事体验之旅。
尹少同是村里富同菌场的负责人,今年54岁,因为他干事踏实认真,肯钻研,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所以大家都尊称他“老尹”。据“老尹”介绍,他于2022年开始建设大棚,最初种植花菇,虽然产量和销路不错,但总觉得缺乏地域特色,发展前景不广。在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后,他最终决定,依托迁西良好的栗蘑产业基础和坚实的技术实力,发展仿野生栗蘑种植。
在迁西,栗蘑种植户并不少,市场相对饱和,但种植仿野生栗蘑的却不多见,因为仿野生栗蘑对土质和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不易培植成功。所以栽培伊始,尹少同就明确了发展路径——以科技破解技术难题,以品质赢得广阔市场。他首先由人从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购高品质的仿野生栗蘑菌袋,然后采用我县特有的矿石窝子砂岩土和100米以下深井水栽培栗蘑,以从根本上保障栗蘑生长环境接近自然、无污染。
“现在大棚的科技含量非常高,从空气的温度、湿度的把握,到菌棒营养成分的保障,再到出菇时间的确定,全程都有配套设备进行精准调控。”说起栗蘑大棚的“科技范儿”,尹少同拉开了讲话匣子,“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仿野生栗蘑一年四季均可培养。除去土壤休眠期,每年大概可以培养两期菌袋。每期菌袋可采收三茬蘑菇,每茬蘑菇产量2000多斤左右……”
有了科技的加持,尹少同的仿野生栗蘑深受消费者青睐。尹少同介绍,由于大棚生产的仿野生栗蘑口感好、味道独特,吸引了众多批发商和消费者。每到春节期间,好多外地客户会亲自过来采摘,根本不愁卖。面对前来参观学习的村民,他进一步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下步,我将扩大种植规模,加大技术推广和服务力度,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