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导航 >罗家屯镇

罗家屯镇水泉村:“绣花针” 绣出移民村新风貌

< 返回 信息来源:迁西党建 葛明轩 王浩洋 发布日期:2023-02-23 浏览次数:3357

  文化底色靓丽、村风家风淳朴、设施产业兴旺是迁西县第一设施农业大村水泉村的真实写照,水泉村是一个移民村,为了修建潘家口水库,1979年水泉村全体村民从祖祖辈辈生活的汉儿庄镇水泉村迁出,落脚到罗家屯镇。就是这样一个有着44年移民历史的村庄,下辖6个村民小组,193户,726口人,在乡村治理上趟出了自己的路子,实现了从“移民村”到“怡民村”的美丽蝶变。


  水泉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村级新样板,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640.jpg


  聚力党建引领 激活红色“新”动能。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加强服务型组织建设,深挖治理人才“蓄水池”,筛选配齐5名村“两委”干部,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41名,推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着力打通党组织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强化党员队伍,加强教育培训,以入党积极分子、年轻党员、后备干部等人群为重点,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开展业务大比拼,突出党员在助力乡村振兴各项事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强党建阵地,以“四个过硬”(规划过硬、标准过硬、功能过硬、保障过硬)为坚持原则,集党员活动室、综合服务站、图书室、办公室、卫生室于一体,着力打造“四个中心”(民主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体娱乐中心),同时,建成移民、技术培训、民俗等文化室,实现了“活动有阵地、服务有平台”;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浓厚党建活动氛围,以高标准阵地建设为高质量服务赋能,最大限度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立足资源禀赋 解锁共富“新”密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始终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活改善”为主线,推进人才、产业以及资源的深度融合,实现集体经济强基递增。水泉村党支部立足本村土地资源有限这一现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村党支部书记赵俊彬的带领下,水泉村探索总结“三带一社”(党支部带、党员干部带、党员带+合作社经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蔬菜产业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由“输血”向“造血”快速转变。现在全村共有60户经营棚菜种植,其中党员干部3户,党员示范户10户,入党积极分子16户,成立合作社5家,经营面积超过200亩。在党建+特色农业的示范带动下,水泉村的设施农业技术不断成熟,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棚菜种植收入超过300万元。通过转租大棚,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2万元左右。


  聚焦服务保障 书写幸福“新”清单。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聚焦重点难点和群众急难愁盼,推行清单化管理,压实治理责任,办好惠民实事。成立棚菜种植技术宣讲团队,帮助村民普及大棚管护和种植知识。组建护林防火志愿服务队,高效完成全年护林巡查、灭火扑救等工作...水泉村坚持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创新工作措施,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确保村内红白理事会、“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一事一议”、应急管理等各项日常管理制度配套完善、执行到位;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带头是关键”的理念,锻造一批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服务队。“五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工程基本实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家园”,在全镇历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种现象的出现,离不开“传帮带”机制的建立健全,在美丽乡村建设、村道路面修复、路灯安装等民生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冲一线、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多项民生工作名列前茅。


  “强党建是推动一切工作的力量之源,是破解一切难题的重要法宝”,水泉村将继续坚持强化党建“火车头”的引领带动作用,最大限度整合各方之力,精准转化成服务群众的为民之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为群众美好生活赋能,真正实现从“移民村”到“怡民村”的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