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庄镇北杨家峪村:“四色”画笔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5月23日,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揭晓,我县汉儿庄镇北杨家峪村荣列榜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个坐落于县域北部山区的村落,以89.4%的森林覆盖率托起一片绿色的海洋,以4100亩板栗经济林编织出一条金光闪闪的产业带,成就了“中国板栗第一村”的盛名。近年来,该村扬长避短,乘势而上,以“党建红、文明金、生态绿、产业蓝”四色画笔,激情绘就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长卷。
党建红,筑牢基层治理新阵地。北杨家峪村党支部创新建立“鱼水情党建专员”机制,精心选育年轻党员,组建充满活力的青年先锋队伍。采用“点对点政策宣讲+面对面倾听需求+线对线云端互动”的立体服务模式,精准对接村民需求,完成百姓“微心愿”120余个。适时推出党员星级评定制度,每季度开展“党员示范户”评选活动,带动全村党员形成“亮身份、争先锋”热潮。常态化、长效化学习使用“学习强国”平台,让党员们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为村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明金,培育乡风文明新气象。北杨家峪村以“文明积分银行”为载体,创新开展“五美评选”工程,通过“孝老近亲榜”“道德模范墙”“文明家庭档案”等特色载体,累计选树各类典型48户,让文明之花在大街小巷处处绽放。修订实施七大主题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细化成37项可操作条目,推动形成了“庭院美、家风正、邻里亲”的文明新风尚。村文化礼堂年均举办活动50余场次,成为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引爆点”、提升文明素养的“充电站”。
生态绿,锻造板栗产业新优势。作为全国板栗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北杨家峪村建成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无公害技术覆盖率100%,从源头上保障了板栗的品质。创新研发的“板栗雪糕”“板栗包”等深加工产品,远销20余省市,为村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科技赋能更是为板栗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打造的“板栗数字身份证”,溯源保险覆盖全产业链,助力“迁西板栗”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在电商平台开展的“板栗树认养”模式,吸引众多网友成为“板栗云农”,带动零售价提升20%,户均年增收超千元,让板栗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产业蓝,激活融合发展新动能。北杨家峪村积极推广“板栗+文旅+电商”三产融合体系,建成华北首个板栗主题“归巢部落”民宿集群。与邮政集团共建的“栗香驿站”,创新推出全国首条板栗冷链专线,年寄递量突破50万件,为板栗的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村内6个“栗乡直播间”年带货额超800万元,“板栗花开”文创产品走进北京世园会,让“小板栗”真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