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迁西快讯 >迁西快讯

我县在2025年唐山市青年发展型城市案例宣讲活动中获评最佳案例

< 返回 信息来源:团县委 发布日期:2025-03-04 浏览次数:1334

  为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加强经验交流,打造县域品牌,团市委举办2025年唐山市青年发展型城市案例宣讲活动,其中,我县荣获B组县域"最佳案例"。


DM_20250304081602_001.jpg


  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毗邻京津,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和钢铁资源等,坐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距最新统计,我县目前户籍总人口36.4万,其中14—35岁青年8.84万人,青年志愿者3.2万名,青年群体已然成为各领域推动县域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强劲动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大有可为。面对今天家乡迁西叠加交汇的发展机遇和大有可为的发展潜力,我们坚持以“八大青春行动”推进、服务“繁荣、实力、活力、生态、魅力、富美、幸福、和谐”八个迁西建设,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让青春与发展激烈碰撞,以实干奋斗为家乡发展创智赋能、挺膺担当。


DM_20250304081602_002.jpg


  坚持“青春领航、青春传承”行动

  聚力打造“繁荣迁西、和谐迁西”


  一是高站位推进,领航青年发展。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每年召开青年发展型城市联席会议,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写入县委、县政府报告,累计出台惠青政策23条。二是高标准培树,发挥引领作用。30余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红领巾少先队员”“省十佳团委”“冀青之星”等荣誉,韩力为全省青年副主席;郭翠玲为河北省农业青年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了青年典型引领作用。三是高质量宣传,奏响青春旋律。升级“迁西团县委”微信公众号宣传矩阵,2024年公众号关注量增长76.9%,累计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经验做法34篇;在县栗乡广场、交通要道悬挂青年展板,浓厚宣传氛围。


DM_20250304081602_004.png


  创新“青春创业、青春筑梦”行动

  聚力打造“实力迁西、魅力迁西”


  一是经济发展显担当。承办唐山市金团合作“金团助青企”活动,全市50余家金融机构和100余名青年企业家来迁参加“金融早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已累计发放青年创业担保贷款336万元。二是乡村振兴展风采。联合县委组织部,举办乡村振兴“青马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激发广大乡村青年干事创业热情。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圆梦婚纱公益活动,455对农村夫妻在家门口圆了“婚纱梦”,做法被《中国新闻网》刊发;组织“返乡”大学生积极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15场次,推介家乡农产品。三是就业创业亮实力。联合县人社局开展“春风送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累计提供青年就业岗位数量1721个。备战参加2024年互联网营销创新大赛暨“振兴杯”河北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县职教中心学校荣获大赛学生组短视频赛道一等奖。


DM_20250304081602_006.jpg


  开展“青春守护、青春建言”行动

  聚力打造“生态迁西、富美迁西”


  一是护航青春成长。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法治进校园护航青少年”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百余场次。开展“保护母亲河”净滩志愿服务、“大手拉小手”科普知识进校园以及“守护长城你我同行”等活动50余场次,活动被《国家应急网》《今日头条》等媒体刊发。争取团省委、省基金会资金20万元,在乡村小学书法教室3个,298名学生受益,做法被《河北日报》作为典型经验刊发。二是助推文旅发展。邀请国家著名篮球运动员郑海霞和著名演员杜旭东、邵峰来迁拍摄宣传视频,视频播放量过千万;充分发挥青年人才、返乡学子作用,拍摄迁西文旅宣传片,作品累计达21个。三是倾听青年心声。开展“青年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全面掌握、集中解答青年就业、婚恋、心理等方面问题。开办青年夜校,惠及青年930名,做法被《中国青年报》《河北新闻网》等刊发;组织开展“百年之约、喜结连栗”“钢好遇见你团聚在津西”等特色单身青年联谊交友活动,服务单身青年千人次。


DM_20250304081602_007.png


  推进“青春公益、青春归巢”行动

  聚力打造幸福迁西、活力迁西


  一是扎实推进送温暖活动。在全县开展“学子微心愿团组织帮实现”“栗乡有爱温暖过年”“助老爱幼情满栗乡”等活动,筹措爱心物资21.65万元,慰问生活困难老人、困难学子和残疾儿童462人。开展“冀益唐馨”志愿服务,为100名环卫工人送去手套、耳罩和围巾、脖套等防寒用品,做法被《河北新闻网》等省级媒体刊发。截至目前,已开展送温暖活动30余场次。二是深入青年志愿服务。建立“青年理发师志愿服务队”,打造“上门义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为社区行动不便老人和鳏寡孤独群体开展常态化上门义务理发服务;建立返乡大学生与困难学子结对帮扶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为困难学子提供课业辅导和心理疏导。三是加强对外青年人才联系。建立《迁西籍在外青年人才信息名册》,不断加强与在外人才沟通联系,评选县级“最美”青年30名;开展“返乡学子走栗乡”活动,以乡情为纽带,以实践为桥梁,做法被多家省级媒体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