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采风

迁西:传统技艺展魅力 “花馍”捏出新花样

< 返回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王晓清 张宏达 关胜歌 发布日期:2024-07-29 浏览次数:870

DM_20240729085600_001.jpg


花馍蛋糕


  花馍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手工捏制、塑形、发酵、蒸制等工序制成的面食艺术品。其形状各异,色彩斑斓,寓意吉祥,深受人们喜爱。


DM_20240729085600_002.jpg


  最早的花馍起源于过年时节祭祀灶神、财神和祖先的大馒头。大枣馒头,“枣”与“早”谐音,蕴含着“早发”、“大发”之意,饱含了老百姓祈求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同时在为老人过寿时也会制作寿桃以祝愿老人健康长寿,表达对老人们的孝敬之心。


DM_20240729085600_003.jpg


  花馍这一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具有丰富文化价值、民俗价值,还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随着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发展,传统的花馍(花馒头)的品种和花样也越来越多。


DM_20240729085600_004.jpg


  迁西县花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丽介绍,她从小看着妈妈跟着姥姥做花馍就很感兴趣,非常希望把这门传统工艺传承下去。2022年,在酒店从事面点工作的她,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继承花馍这项技艺,专门去山东进修学习花馍技艺。回来后,开设了我县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食品店——福禄寿喜花馍店。


DM_20240729085600_007.jpg


  花馍的原料主要是面粉,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由事先用各类蔬菜汁和面粉按照比例组合而成。从兑料、和面、发面、揉面、构思设计、配色、塑型、醒面到蒸制,到最后的搭建,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制作过程需要四五个小时的时间。


DM_20240729085600_006.jpg


  做花馍有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主要手法。只见柔软的面团在张丽的手里经过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就做出了一条锦鲤的造型,栩栩如生,十分逼真。张丽说现在花馍不仅仅局限于寿星、财神等人物形象,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在创新样式,在她的研究和努力下,更新了多个主题元素,有生日系列、婚嫁系列、百日周岁礼、祈福系列、吉庆系列、祝寿系列、花束系列、民俗系列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结婚时在发糕上做龙、凤、石榴,寓意龙凤呈祥,多子多福;过生日做寿星、寿桃,寓意长寿幸福。每逢哪家有乔迁之喜、升学之宴不光有花馍,还有九宫格伴手礼作为纪念。


  张丽把对花馍的喜欢与热爱,全部融入花馍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中。她始终坚持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做健康的食品,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自己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对于未来规划,张丽说,她要深挖花馍文化内涵,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其商业价值,让花馍在周边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出现在更多人的餐桌上,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惊喜。她还打算招收几个学员,把这项手工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