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艺苑大观 >小说 > 乡野世界

滦河故事(连载)——第二十六回 凡间天宫景忠山

< 返回 作者:赵进程 发布日期:2010-07-12 浏览次数:19540

  据说,烟囱山半山腰的那个山洞,直通三十公里外的景忠山。景忠山,在烟囱山西南,位于迁西县城西北十五公里,今三屯营镇境内,是一座有着五百年文明史的名山。山中风景优美,寺庙壮观。远看,山尖直入云端,云雾缭绕,楼台殿阁时隐时现,恰似空中楼阁、凡间天堂;近看,满山危岩耸立,峡谷幽深,苍松翠柏遮天蔽日。每当旭日东升,霞光满天,站在山巅的望海楼,还可欣赏到日出美景;待夕阳晚照,又会见满目青山,层林尽染。山风吹来时,林涛如潮,令人不寒而栗。传说此山还有一个异样处:有时,山下大雨倾盆,山顶却阳光灿烂。因此,有时山下雨水成河,深达腰膝,而山上人却毫无察觉,仍在阳光美景之中享受逍遥之乐。为此,数百年间,远近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查县志得知,此山原名阴山。明初,蓟镇总兵府迁驻三屯营,此山正处府衙之南。南为朱雀火神之位,因此改名朱雀山。待有人建起了三忠祠,供奉了诸葛亮、岳飞、文天祥三位保国爱民的忠臣之后,此山又更名为敬忠山。又因此山风景奇美,远瞧近看,总让人心驰神往,于是又有人把“敬”字改成“景”字,叫成了景忠山。景,既有“景色”之想,又有“景仰”之意,遂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于是此山也就以“景忠山”之名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
  但此山的名声大振,却肇始于明代总兵马永起建的碧霞元君庙。碧霞元君到底是何方神圣,民间有许多说法。有人说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有人说是泰山神女,有人说是姜太公封神榜上的赵公明和他的三个妹妹赵云霄、赵琼霄、赵碧霄。长期以来,多数人比较认同最后一种说法,因为山上至今还有兄妹四人的神位。尽管如此,有人还是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兄妹四人都是好心人,且都被封为神,为什么庙中不以哥哥或两个姐姐为神主,而以最小的妹妹赵碧霄为至尊呢?其中有两种说法,都比较符合情理。
  一种说法:哥哥和两个姐姐虽心地善良,但在武王伐纣时,他们都被武王破阵时惊心动魄的场面给吓破了胆,从此不愿再管人间闲事,只想明哲保身,平安度日,离百姓越来越远。而最小的妹妹赵碧霄,却不改初衷,经常到人间扶助正义,惩恶扬善,济困扶危,普救众生,因此深受人民爱戴。所以,建庙时最小的妹妹赵碧霄就被放在了中央正位,并尊称为碧霞元君,而两个姐姐赵云霄、赵琼霄,却一边一个,为她作陪衬。最惨的就是哥哥赵公明了,连正殿都没进了,只好在下层殿内长期反省。谁让他作为一个堂堂男子汉,却不如一个少女足智多谋,且有正义感呢!
    还有一种说法:兄妹四人遍游名山,各寻风水宝地,想创建永久性驻地。哥哥赵公明最先发现了景忠山,遂摘下帽子扣在山顶,一边乘凉休息,一边观察其它地方的云气。忽然,他发现北面不远处,也有一座山灵气冲天。他想:那儿可能比这里更好。我先去看一下,若不如这儿,再回来。于是,立刻驾云前往。近前一看,虽也不错,只是山势不如景忠山雄伟壮观。又想起自己的帽子还在山顶扣着,心想:我得赶快回去,不然帽子会被风刮走。于是,马上又驾云返回。可到山顶一看,三个妹妹正坐在他扣着的帽子旁闲聊呢。原来,他刚一走,三个妹妹就到了。发现此山风景优美,灵气旺盛,正是所选目标。可再一看,哥哥的帽子已经扣在了这里。小妹灵机一动,拔下头上金簪,放在了哥哥的帽子底下。待哥哥回来,她们马上迎上去说:“此山真好。我们就占此山为家,哪儿也不去了。哥哥,你选上哪座名山了?”哥哥说:“此山我早已占下了。我的帽子还在,你们没看见?”小妹说:“看是看见了,但怕是你走到我们后头了吧!”哥哥说:“明明是我先来嘛,我的帽子可以作证。”小妹说:“我们也有一物作证。”哥哥说:“拿出来给我看看。”小妹说:“你捡起帽子便知。”哥哥轻轻掀起帽子起的一边,只见小妹的金簪正扣在帽子的底下。哥哥明知她又在耍赖皮,但作为兄长,怎好因为一块地方与小妹翻脸?最后,只好将此山让给妹妹,自己去了刚才察看过的那座山。但心里毕竟还是有些不痛快,于是,一赌气,把山上的水给带走了。但又一转念,我们毕竟是兄妹,怎能不留一点情面?所以,尽管很愤怒,还是给小妹留了半盆洗脸水。这半盆水,就是后来游人们在滴水朝阳洞里看到的那点水。当初,三姊妹就是在这里放了一个水盆,精心巴意地接着从上面滴下的泉水的。那泉水不紧不慢地滴,一天一夜,仅够三姊妹洗脸。再想用水,就只好到山下去取了。
  人在山上大声说话,总是会有回音的。但景忠山正南和东南方向的两座山,却从来没有回音。所以,人称此二山为哑叭山。传说,这两座山的回音,也是赵公明给带走的。带走之后,赵公明还有过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托词,说什么妹妹们修真养性,需要安静。
  哥哥赵公明将水带到了自己所选的风水宝地——玄武山。但在赵公明来之前,此山还没有名字。因他被玉帝封为玄武大帝,主管人间北方水权。所以,自其来此建家,此山即定名为玄武山。
  没占成景忠山,对玄武大帝赵公明来说是一失,但对玄武武山一带的山川草木、花鸟鱼虫、黎民百姓来说,却有一得。自他来此安家落户之后,此一地域山川润泽,草木勃发,万花齐放,千鸟争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有生命再也不受久旱不雨之苦,黎民百姓再也不用祈祷他方神灵;禾稼遍野,牛羊塞川,版筑日兴,人民唱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当地人民对玄武大帝赵公明感激不尽。逢年过节,朝山进香者不绝如缕。就连平日里,也总有许多人前来朝拜。四乡信士更是慷慨相助。有争着整修殿宇的,有争着整修山形地貌的,有争着整修朝山进香之路的,大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故而,其殿宇总是常年如新;庭院内外的奇石、怪柏、花草及楼台的布设,也总是越来越美妙清新、雍荣典雅,且充满生机和活力;通往大殿的山路,不仅浓荫如盖,也越来越便于朝山进香者上下往返。远远望去,殿宇楼台葱翠掩映,十里山河风景如画,非仙境莫能如此。
  此山在今三屯营城北七公里。山顶大殿毁于日本侵华时期。据亲眼见过此殿的老人们回忆,它的建筑十分雄伟,木结构,坐北朝南,上下两层,庭院宽阔,正南开如意式大门。殿宇正中塑玄武神像,两壁绘满玄武大帝丰功伟绩图。整个殿宇部置得五光十色,如同天宫的灵霄宝殿。山外还有玉皇庙、三官庙和三清观。玉皇,即玉皇大帝;三官,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三清,即原始天尊玉清、灵宝尊道君上清、太上老君太清。塑像均活灵活现。此山也有一个奇异处:每年三月初三庙会。每当庙会过后,必有云雾弥漫,且到处冒出清泉。待云消雾散之后,丽日晴空之下,漫山遍野就会变得一片葱绿,就像大宴过后的一次清洗,面目一新,清爽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