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艺苑大观 >散文 > 情感天地

路的那端是我家

< 返回 信息来源:刘秀娟 发布日期:2018-01-06 浏览次数:18782

  带爸爸出游归来,妈妈早就做好了晚饭等待。我一面嗔怪着“饭菜太过丰盛,不适宜减肥”,一面在妈妈的唠叨下吃了满满一碗。天色将晚,我趁着暮色返回四十里外自己的小家。二十分钟后,打开家门的刹那,我照例拔出电话向妈妈报告平安。


  这是今天发生的最普通的一件事。而今天,是2017年最平常的一天。可若时间回溯,日子定是截然不同。单是这四十里路的距离,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任记忆的思绪飘远,打开岁月尘封的大门……


  看,那在山路上缓慢前行的女子汗流浃背,左臂挽的竹篮里是零星的几片野菜。正是半个世纪前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几乎每个肚子都饿得咕咕作响。不要说粮食,就连山上的野菜都是稀缺品。为了让孩子有食物充饥,她已经翻过了几个山头。每座山名字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寻不到任何可吃的东西。她的目光被野菜拖拽着,不知不觉间,脚下的路已越走越远……


  她,是我的姥姥。姥姥不是三寸金莲,但也缠过脚。后来,忆起这次经历,她说:“那一次,差不多走了有四十里路。”特别是返回时,饥累交加,但想到家中年幼的孩子,她焦急地连走带跑。四十里,恰好是我今天回家的距离,开车需要二十分钟,“小脚”的姥姥走了四个小时。


  在梨花掩映的窗棂下,低矮的旧屋里漏下几缕阳光。姥姥向儿时的我讲起此事时,已需借助拐棍行走了。过度劳累侵蚀了她的健康——哮喘,腿脚疼痛。可当时的她,刚刚五十岁啊!为温饱所迫,姥姥在那漫长的回家路上不光洒下了汗水,泪水,还因此搭上了她的健康——腿脚落下了毛病。这回家的路啊,牵系着一个母亲深深的牵挂,是用一阵阵心疼缀满的。


  拖着病怏怏的身体,姥姥给了我无尽的关爱。30多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家家户户已能填饱肚子,但依然贫困。当时,舅舅小姨早已成年,加上姥爷在国营工厂上班,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我童年所有富足的感觉都来自姥姥的家。过年节时,姥家黑黑的灶膛和闪亮的锅盖最诱人。火燃得正旺,锅盖掩不住汩汩的蒸汽和袭人的香味,那里有炖得软烂馋人的肘子肉块。寒冬腊月里,我冒着风雪赶去。锅里洁白的豆汁正烧得翻滚沸腾腾,像一朵洁白的牡丹花。而灶台上,已经晾好了一碗加好白糖的豆汁。甚至,很多小孩没见过收音机时,我竟然将姥姥家的收音机从板柜上摔下——想去看看那好听的声音究竟出自怎样人的口中。而姥姥,竟然没有舍得给我一句埋怨……那段时光,我欢欣雀跃地走在我家和姥家之间。来,怀着希冀,去,带着满足。


  快乐的童年随着我离家上中学而结束。我异常想家,那条回家的路啊,仿佛是千山万水,无法逾越。只能在梦中一遍又一遍地重走,而每一步我都走得那般煎熬。


  尤其是得知姥姥病重的那个黄昏,我更是焦灼不堪。调动自己所有的智慧,我急切地想要知道姥姥的消息。坐车回家,不行——时间太晚了。写信回家,不行——来来回回得十来天。打电话可以,但家里没有电话。离家最近的电话装在村外的水库管理处。对,就给那儿打——我有个远房亲戚在那里上班。想到这里,心一横:“不管电话费多贵,哪怕饿两天肚子也要打听到姥姥的情况。”


  向老师请假后,冒着寒风奔跑在冬夜空旷的街道上,辗转寻到了一处公用电话亭,从密密麻麻的电话本上翻到号码,请人帮忙拨了出去——电话是稀罕物,我根本不会用。


  焦急地等待中,电话那端却一直没有出现任何回应——无人接听。心有不甘的我央求店主又试了几次,仍是如此。无奈返回学校的路上,我禁不住放声痛哭。那是捉襟见肘的求学生涯里,我唯一一次因为钱没有花出去而痛哭。


  这四十里回家的路啊,将姥姥与我隔在了海角和天涯。


  当我终于回家,一朵白花早已换走了姥姥的笑容。绝堤的泪水中,妈妈告诉我:之前隐瞒,是怕影响我中考前的情绪。


  那个焦急奔跑的冬夜,我从来都不敢清晰地忆起。许多年之后的今天,我在键盘上敲下这段文字时,仍能听得见伤口被撕开的声音。我甚至泛着泪花揣想当时的情形:如果可以,我多想穿越时光回去,开车载着那个焦灼的自己回家,去送姥姥最后一程,让亲情不再被一条路生生撕扯……记忆中的时光倏然而过,我的思绪飘回到现实。现在,我能用二十分钟轻易走完这条回家的路,却再也无法丈量与姥姥的距离。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道路宽阔,曾经的“天堑”已变“通途”,再也不会阻挡别人归家的脚步。车流往来如梭,轻易实现了每个团聚的心愿。


  每每回家,驶过在宽阔的路上,我都暗自感慨:我的家富了:房子一变再变,低矮昏暗的旧屋早已被高大明亮的新居取代,不必再如姥姥般为温饱而奔波。亲人近了:不光家里有了电话,每个人都拥有了轻薄小巧的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沟通交流,不必再如我一般为亲人的消息而焦灼。家乡美了:迁西早已不是昔日面貌,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模样。


  青山滴翠,高楼林立,现代化的商场琳琅满目,人们衣着光鲜,悠然穿行。束缚变形的小脚再不会出现在任何女子身上,作为秋千起源之地,迁西人民不需秋千去眺望世界。如画的风景在眼前铺展,只要你愿意,便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看看如黛青山,去感受如火的热情。


  有了通畅的路,才有了家的希望和家乡的未来,不是吗?


  路的那端是我家,也是千千万万的家。让所有的家有情可守,有爱可奔,不就是今天美好生活的意义吗?


640.webp (1).jpg


  作者简介


  刘秀娟:笔名舞悦,迁西县第二中学教师。喜欢用文字滋养心灵,读书,写字是生活的欣喜。把喧嚣挡在门外,一方书桌,一杯清茗,一片天地,读别人,写自己。细碎中见真淳,平淡中写心语。作品在《中国教师报》、《羊城晚报》、《河北工人报》、《燕赵都市报》、《唐山晚报》、《幸福》等报刊发表,迄今已近十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