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艺苑大观 >诗歌 > 七度空间

大海与潮声 序《七度空间》

< 返回 作者:张同吾 发布日期:2010-03-10 浏览次数:18538

  假如把诗坛喻为百川汇聚浩浩荡荡的大海,不管是弄潮儿还是观潮者,都会感受到波迭浪涌的壮丽、五彩缤纷的旖旎、云缠雾裹的迷濛和霞光丽日的朗阔。我不是弄潮儿,从没有这种胆魄,高扬起我的风帆走向诗的远海,去体验乘风破浪的豪情,或是舟倾楫摧的悲壮。诗艺之海也如人生之路,哪怕仅有过一次真诚的投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从生命意义来看都该视为长久的或是短暂的辉煌,都该令人艳羡与钦敬。我也不是诗的忠诚的观潮者,我隐约地感觉到自己离诗越来越远而离哲学越来越近,于是浪飞干叠、繁花百态、朗天明月、海市蜃楼都以其暂时性而在我心中淡然。我又隐约地感觉到自己离诗的空灵感越来越远而离生活的规定性越来越近,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把我分割,我在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中奔波,用小说家的眼睛看世界看我,自会少了许多温润,多了许多冷峻。

  然而,就个人气质而言,我自信是诗国的子民,太多的的梦飞魂驰,太细的意惹情牵,太真的感情投入,太久的心热血热。从远远的文化源头走来,从长长的历史巷道走来,我深深感到身上的富有和沉重。现在,诗集《七度空间》书稿放在我的案头,由诗人刘晓滨送来代邀为序。说实话,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我承应此任,我早己是超负荷地运转。但是,刘永江同志所编的这本诗集,是河北省迁西县的青年诗人刘汛涛、梁波、雨樯、子牧、刘善玉、韩磊和李金戈的合集,我不怕却之不恭,而不愿有悖人情和友情,更不愿有悖乡情。我虽生于哈尔滨长于北京,而滦河两岸的冀东大地却是我真正的故乡。我知道,浓郁的乡情源于中国文化的渊薮,是怎样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去年秋天,由唐山市文联的盛情安排,我与妻子回到故乡乐亭,闻着醉人的禾香,飞驰于一马平川的土地上,去寻找童年嬉戏的场院?去寻找昔日上学的小路?还是去寻找一种太久的隔膜?抑或是寻找文化落差中激溅起的新鲜?在故乡的童年太短暂了,恍若遥远的梦境,也许是在潜意识里去寻找心理补偿,于是来自冀东的山风和海风,同样使我感到亲切,于是我在奔忙的旅程空隙里,匆匆阅读着他们美丽的诗篇。

  我来不及仔细地分辨他们各自的美学追求和艺术个性的异同,也许他们尚未形成只属于自己不属于别人的诗的品格的诗的风格。但是,我却惊异地发现,他们的作品都超离了那种以狭窄的视角以泥实的描摹方式来表现具体的景象和物象的层次,他们没有刻意让自己的作品带有独特的地域风情,他们的作品中几乎没有直白地解释生活解释题旨的印痕,而进入了诗歌意绪化途径。因此,他们所营造的意象是比较丰富的,是来自他们各自真实的生活发现或生命体验的。刘汛涛的《听潮》是始于感觉终于理性,——既然“千古风流/都已融入这凝重的海潮/化作或刚或柔的旋律”,那么“你就按自己的方式/尽情地唱一首歌吧/百千年后/仍会有一片专美丽的潮声/属于你自己”。它鲜明地显现了价值观念的嬗变,不是所有的瞬间都可以成为永恒,而美丽的瞬间却让生命灿烂。我们不必询问《神秘岛》的实指性“也许注定若隐若现/也许永远难以企及/然而总有无畏的冲浪者/为你弄潮  为你痴迷”,并且“应你美丽的呼唤而下海/成功抑或沉沦/都是一种壮举”。可以想到对事业的开拓,可以想到对爱情的追求,都是对一种精神力量的赞美,都是对一种行为方式的赞美。这种观念上的超越表明了对世俗化的心理惰性的悖离,对真实的富有精神魅力的人生的渴望。他的《霜叶》是对一段际遇的回忆,摆脱了对具体情境的描绘,强化了自己的主观感觉,当时“一团如歌的圣火/倏然绽放/世界陡然漾起/一派温馨的红光”。这种感觉美丽而神圣,不会在时间里消隐,却会在时间里获得肯定,“因为她的照耀/我视野里所有的春花/都不再艳丽/不再芬芳”。语言的选择似乎显得一般,但爱的隽永却能感人。梁波的诗往往在自然景观中感悟人生,表现他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有直抒胸臆式的诗篇,却力避平白而让情思在意象中流动,看着那幅异域的摄影作品,就能听到少女的脚步在敲打门窗,看到“桔红色块于天地弥合处/呈现精灵之光”,“饱尝雨的孤独和凄冷/那背影上的阳光使我眩目”,于是“一种自由的叫喊抵达我的心灵”,为此“真诚地体验上苍/并在祈祷词里擦干霉迹”(《雨中平台》)。他的《气功大师》是在虚静状态对一种气韵的感觉和对一种文化的思索 。倘若让诗的羽翅在物质与精神相潜连相衍化中飞翔,不仅需要精微地把握入世与出世的分寸,而且需要对哲学与文化的深层感悟,他的这首诗虽然有欠辽远与深邃,却为诗开拓了更宽广的视角。雨樯的诗,诚如他自己所说,“是心灵的圣火,得之万物,燃烧万物”,面对着蓝天和阳光,面对着秋天的大雁和黄昏的晚霞,都集中凸现自己的主体意识——“蓝天笃信自由便是永恒/蓝天用明快回赠所有球体的装帧/每看到蓝天/我便看到母亲少女时的懂憬/而后,才感到目已从小到大/是在完成着一种使命”(《蓝天》)。就这样,他让主客体相拥抱,去创造只属于自己的诗的世界。子牧虽然也常在“秋天的果实橙红之际”,“聆听到自远方传来的涛声”,从而感觉到“急切的浪波/将我生命中的叶子/撕成碎片(《预言》),这种感觉是细微而独特的,但他还是长于站在现实与历史的热土上来孕育诗情,《长城行》、《清明》、《故土》、《乡魂》、《水祭》等篇什,都在凝重的诗风中,跳跃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灵,然而又不泥古,在具体与抽象的变幻中,看到思索的执著与感情的真实。刘善玉的诗思是活泼而跳脱的,他处处寻觅自己对生命的感觉和生命的意义,“只此一声生命原音和山岩的撞击/你就会找到本属于你的一道壮美景观/你就会明白哪条路径通往/生命的极致”(《冬天的感知》)。他在另一首诗里,对所仰慕的人生价值做出直率的回答:“即使瞬间把自己摔得粉碎”,“也让生命发出/雄浑的音响和光华”(《瀑布》)。相比之下倒是韩磊的诗更富有乡土气息,然而已不再是传统模式的乡土诗了,完全超越了狭窄的地域观念的局限。从严格意义上审视,狭隘的乡土恋情是小农经济的孵化物,是一种自恋情结的外化。韩磊笔下也写麦地,也家园,也写劳动的锄头,却更多地展示生命的活力,并且带有文化认知的意味。李金戈在他凝视现实的目光中,往往闪烁着较为强烈的哲学意识和历史感。面对着巍峨的长城,他听到城砖如青色编钟,发出“古铜的音响/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悠悠回荡”,而重要的是:“站在长城上/不要忽视了自己/不倒的城墙也会劳累/孟姜女头上的青草/总有一天/会被山坡羊吃光(《长城断想》)。诗人表现民族自豪惑,不该是直白的豪言壮语的重复,而应该如是营造意象。表现一种内在的忧患意识,旨在启示别人,在当今时代高度以清醒的目光观照历史和未来。

  时代的机缘,使这些年轻的诗作者们,能够这般热情这般潇洒地写出许多美丽的诗篇,他们已经初步展示了自己的灵气,因而也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但是,艺术创作的道路艰辛而漫长,绝非凭着热情和灵气就能获得成。他们植根于山乡沃土,该从淳质的民风乡吸取更多的营养;他们不满足于视野的局限,就该情系中华大地胸含四海风云,就该进入生命体验又走出生命体验,就该让自己的心灵拥有更辽阔的时空。这样,在大“入”大“出”的往复中,才会有新鲜的思想发现和艺术发现。没有具体就没有抽象,没有坚实就没有空灵,诗对于诗人的选择和淘汰都是无情的,他们的同样面对着选择和淘汰,我怀着真诚的心愿,祝愿他们成功,而检验他们的将是时间的锐眼和艺术的天平。

1991年9月18,北京